本文原刊登於《新媒體世代》〈深入剖析兩大熱門行動直播平台 Meerkat 和 Periscope:現況和未來〉。新媒體世代由兩個對於新媒體充滿熱情的年輕世代於 2015 年成立。一個是在美國攻讀大眾傳播的博士生,另一個則是對於新媒體懷有理念的博士候選人。
3 月份社群媒體圈最熱門的消息之一,無非就是行動直播軟體的竄起,一個是號稱 SXSW 甜心的 Meerkat,另一個則是推特強勢推出的 Periscope。兩個平台都需要用戶透過推特帳號登入,而登入後,在任何有網路服務的地方,用戶就可以線上直播或是觀看直播影片。
在直播影片時,用戶也可以發表訊息,和影片提供者以及其他觀看者即時互動。除了文字影片外,兩個平台也都有提供快速表達喜愛的方式(Meerkat 是類似按讚,而 Periscope 則是透過發送愛心)。下表列出兩者目前異同之處:
從圖表可以看出 Periscope 現階段提供較完整的服務,最強大的地方當然是 Periscope 和推特間的社群連結性,Periscope 的用戶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導入的推特追蹤名單,建立 Periscope 上的專屬社群。
Meerkat 在一開始推出時,因為靠著和推特的社群連結性,很快地吸引大批用戶。然而當推特透過斷絕連結性來牽制 Meerkat 後,如何在 Meerkat 上建立用戶社群就成了新的考驗。當然目前 Meerkat 有推出「你可能認識的人」和「領先者計分牌」兩個功能幫助用戶找到追蹤者,但是步驟相對多且建立社群速度慢,Meerkat 這部份將推出甚麼新功能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。
另外一個差異是 Periscope 提供的影片重複撥放功能。當 Meerkat 平台上的影片直播結束後,錯過的用戶則沒有機會再次觀看,但 Periscope 會整理所有追蹤者在 24 小時內發布的直播影片檔案,供錯過的用戶觀賞,這對於延續話題性、提高觀眾觸及率,以及活躍社群氣氛度非常重要。The Verge 社群媒體經理就表示在這一點,Periscope 遠優於 Meerkat。
透過數據也可以看到 Periscope 推出後,推特上有關 Periscope 直播影片的網址連結數量馬上追上 Meerkat。目前大部分的評論都表示 Periscope 略勝一籌,甚至有科技記者表示 Meerkat 的市場價值正在快速下滑。但其實兩個平台現階段都只開放給 iOS 系統的使用者,等正式提供給 Android 系統使用者下載後,兩者間的拉鋸值得持續觀察。
其實 Meerkat 和 Periscope 並不是首批提供線上直播功能的軟體,早在 2007 時就出現了相似的軟體像是 Livestream 和 Ustream,但是為什麼 Meerkat 和 Periscope 能引起如此大的迴響呢?
主要原因有三個:
前面提到這兩個行動直播平台,目前仍然是在發展階段,但因為是以「社群媒體」概念出發,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影片轉播權,平台上現在可以看到各種有趣直播。除了新聞媒體會透過 Meerkat 和 Periscope 實況轉播新聞節目或活動現場,平台上也會看到用戶自己轉播的各式影片內容。
像是 Periscope 最近很常上演的「冰箱轉播秀」(常見關鍵字包括 #FridgeView 和 #ShowUsYourFridge),影片轉播者會實境轉播冰箱內觀,然後和觀賞者即時聊天。其他天馬行空的轉播影片內容包括拆盒子、遛狗轉播、以及開車時同步轉播車內音樂,並讓觀看者猜歌名等。當然平台上也有其他較具啟發性的對話內容,包括有伊斯蘭教的網友開啟直播,歡迎大家詢問和伊斯蘭教相關的問題;或是有女孩詢問愛情相關問題,和網友透過即時互動留言交換想法。
只是實境觀看這些直播影片,不難發現這些平台作為社群媒介仍然有很多問題,除了影片的智財權和個人隱私問題外,某些用戶會使用低俗或是惡毒的言語,甚至是大量重複使用垃圾留言來攻擊轉播者。這些在網路世代不是不常見的問題,只是如何妥善管制這些問題,對於行動直播產業將會是一項挑戰。
很多品牌表示對行動直播平台躍躍欲試,像是紅牛和 HBO 都已經加入 Periscope,期待未來能透過平台提供新產品展示,或是進行活動直播。但他們仍在觀察該如何有效管理平台上常見的負面評論和機器留言,避免影響品牌形象。
臉書和推特等流行社群平台,其實也都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定位,並建立獨特的發展模式,而正流行的行動直播,未來如何發展值得關注。「新媒體世代」也會在近期發表另一篇文章,為大家從新聞媒體產業的角度,來討論行動直播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inside.com.tw/2015/04/01/meerkat-vs-periscope
Google 行動裝置相容性測試檢測
網址:https://www.google.com/webmasters/tools/mobile-friendly/
蘋果所規劃 網頁設計 http://www.cc-design.com.tw/ 完全符合 google認證
更多案例
Top